新闻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

蓄水池防渗膜焊接要精准!6 步操作让接缝 “滴水不漏”

蓄水池防渗膜的焊接质量直接决定防渗效果,接缝若出现虚焊、漏焊,会成为渗漏隐患。想要实现 “零渗漏” 目标,必须掌握精准焊接的核心技巧,从设备调试到质量检测全程把控,让每道接缝都成为 “坚固防线”!

一、焊接前准备:3 项基础工作不可少

膜材接缝预处理

焊接前需清理接缝处 30cm 范围内的泥土、水渍、油污,用干抹布反复擦拭,确保膜面干燥(含水率≤5%)。若膜材边缘有褶皱或毛刺,用美工刀修平(修边宽度≤1cm),避免因边缘不整导致焊接不密。搭接宽度严格控制在 10-15cm,用记号笔在膜面标注搭接线,误差不超过 ±1cm。

设备与环境检查

焊接设备(双轨热熔焊机、挤压焊机)需提前通电试机,检查加热板温度均匀性(温差≤5℃)、行走轮灵活性。施工环境需满足:风力≤4 级(超过需搭防风棚)、湿度≤85%、膜面温度 5-35℃,雨天或膜面有露水时禁止焊接,防止水汽进入焊缝形成气泡。

试焊确定参数

正式焊接前,在废膜上试焊 50cm 长焊缝,根据膜材厚度调整参数:

0.8-1.0mm 膜材:温度 300-320℃,速度 1.2-1.5m/min,压力 0.3-0.4MPa

1.0-1.5mm 膜材:温度 320-350℃,速度 0.8-1.2m/min,压力 0.4-0.5MPa

试焊后检测焊缝强度(剥离试验≥2.5kN/m)和外观(无气泡、焦糊),参数合格方可正式施工。

二、核心焊接参数:温度、速度、压力 “黄金配比”

温度控制是关键

温度过低(<280℃)会导致膜材熔合不充分,出现虚焊;温度过高(>380℃)会使膜材烧焦、老化,强度下降 30% 以上。焊接时用红外测温仪实时监测加热板温度,确保与设定值偏差≤10℃,每 30 分钟校准一次设备温控系统。

行走速度均匀稳定

速度过快(>1.5m/min)会导致焊接不充分,速度过慢(<0.8m/min)易造成过焊。操作人员需紧盯设备仪表盘,保持速度波动≤0.2m/min,遇到接缝交叉或拐角处,提前减速至正常速度的 60%,避免因速度突变导致焊缝缺陷。

压力适配膜材厚度

压力不足会使焊缝结合力弱,压力过大(>0.6MPa)会挤压熔浆导致焊缝过薄。通过调节设备调压阀控制压力,1.0mm 膜材压力控制在 0.4MPa 左右,每增加 0.2mm 厚度,压力提高 0.05MPa,确保焊缝两侧挤出均匀熔浆(宽度 2-3mm)。

三、不同部位焊接技巧:针对性操作保质量

平面直线焊接

双轨焊机沿搭接线匀速行走,操作人员需站在设备后方观察熔浆状态,发现单侧熔浆不足时,微调设备偏向熔浆少的一侧(调整幅度≤5°)。每焊接 10 米,在焊缝起始和结束位置用记号笔标注编号,便于后期追溯。焊接完成后,用重物(如沙袋)轻压焊缝,辅助冷却定型。

边坡与拐角焊接

边坡焊接需 “由下而上” 进行,焊接机配备防滑轮,操作人员站在临时搭建的平台上保持设备平稳。拐角处(圆弧半径≥50cm)需改用挤压焊机,先沿圆弧内侧焊一道基础缝(宽度 5cm),再在外侧焊补强缝(宽度 10cm),焊接时焊枪与膜面保持 45° 角,确保熔浆充分填充拐角缝隙。

管道穿膜与异形部位焊接

管道周边膜材裁剪成 “喇叭口” 状,先沿管道外壁做环形焊接(直径比管道大 5cm),焊枪围绕管道匀速移动(速度 0.5-0.8m/min),确保膜材与管道紧密贴合。异形部位(如锚固沟边缘)采用 “分段焊接 + 补强” 模式,每段焊接长度≤50cm,接缝处重叠 5cm,避免因连续焊接导致设备偏移。

四、焊缝缺陷处理:3 类常见问题精准修复

气泡修补

直径<5mm 的气泡,用刀片在气泡中心划十字,挤出空气后,用挤压焊补焊(补丁直径≥5cm);直径≥5mm 的气泡,需切除气泡及周边 3cm 范围膜材,重新裁剪膜材补丁焊接,补丁边缘距缺陷处≥10cm,确保修补后无二次渗漏。

虚焊与漏焊处理

用真空检测仪检测出虚焊区域后,标记范围并清理干净,用挤压焊机沿虚焊缝补焊,补焊宽度≥5cm,焊枪行走速度比正常慢 20%,确保熔浆充分渗透。漏焊长度>10cm 时,需切除原焊缝,重新对齐膜材后焊接整段。

过焊与烧焦修复

过焊区域(膜材边缘发黑、发脆)需切除受损部分(宽度≥2cm),用同规格膜材做补丁,补丁边缘超出受损区域 10cm 以上,采用双轨焊机重新焊接,焊接参数比正常降低 10%(防止二次过焊)。

五、质量检测:3 重检验无死角

目视检测

所有焊缝需逐段检查,合格标准:表面平整连续,熔浆均匀饱满,无焦糊、断焊、气泡,焊缝边缘与搭接线对齐(偏差≤2cm)。发现缺陷立即标记,24 小时内完成修复,修复后重新检测。

真空检测

采用真空检测仪对双轨焊缝 100% 检测,将真空罩扣在焊缝上,抽气至 25-30kPa,保压 30 秒,压力无下降且无气泡产生即为合格。重点检测接缝交叉处、拐角、管道周边等易漏部位,每处检测范围覆盖焊缝及两侧各 5cm 膜材。

剥离试验

每 500 米焊缝随机抽取 3 处做剥离试验,裁剪 5cm 宽、20cm 长的样条,用拉力计以 50mm/min 速度拉伸,若焊缝在膜材母材断裂(而非焊缝处分离),且剥离强度≥母材强度的 80%,即为合格。不合格批次需加倍取样检测,直至合格。

六、焊接后养护:24 小时内重点防护

防踩踏与碰撞

焊缝冷却 24 小时内禁止人员踩踏或堆放重物,必要时设置警示标识(如警戒线)。若需在周边施工,需铺设木板(宽度≥50cm),木板下方垫土工布,避免机械碾压导致焊缝翘边。

温度与湿度控制

高温天气(>35℃)焊接后,用遮阳网覆盖焊缝区域,避免阳光直射导致热胀变形;低温天气(<5℃)需延长冷却时间至 48 小时,禁止用明火加热加速冷却(易导致膜材老化)。

及时覆盖保护层

焊接验收合格后 48 小时内,铺设保护层(池底用 30cm 厚素土,边坡用 20cm 厚种植土),保护层需分层压实,避免石块直接接触焊缝,防止后期受力损伤。

蓄水池防渗膜精准焊接的核心是 “参数精准、操作规范、检测严格”。每道焊缝都需经过预处理、焊接、检测、修复的全流程管控,才能确保防渗系统长期稳定运行。施工中遇到复杂焊接场景(如大坡度边坡、多管道穿膜),需制定专项方案,必要时请专业焊工操作。关于焊接参数设置或缺陷修复的疑问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!


蓄水池防渗膜焊接要精准!6 步操作让接缝 “滴水不漏”

咨询热线

18325489525